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我」並不是真的「我」;
但孩子不在身邊時,「我」也不是完整的「我」。
身為母親的我們,總會像這樣在內心反覆糾結著,
在過程中跌跌撞撞,才終究學會過自己的人生。
雖然很喜歡和孩子在一起,但卻不喜歡自己當媽媽時的樣子;雖然懷念上班時的日子,卻也不想回到還沒成為母親之前,整天只知道工作的生活;想重返職場當職業婦女,卻不想日復一日地為工作忙碌奔波;想成為一個全職的好媽媽,卻也在夜深人靜時覺得空虛。
成為母親之後,自己好像被分裂了,該怎麼把自己拼湊完整?不是一直懷念過往的生活,而是成就一個比過去精采的自己。本書是寫給現代母親的思想革命之書。
女人真正的成長,是在當了母親之後!
現代女性所面臨的考驗與過去完全不同,不能再照著以前,甚至是上一輩的思想生活。因此,孩子出生之後,所有的生活方式、思想都需要重整。作者認為重新思考媽媽這個角色和工作很重要,不是「拚命做好每一件事」就好,而是要抛開所謂的「好媽媽」、「成功人士」的世俗標準,回到內心,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媽媽?什麼樣的員工?什麼樣的自己?
【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我常常想,我要成為什麼樣的媽媽?照顧孩子,跟作為孩子的榜樣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我希望在孩子眼裡,我是一個「還不錯的大人」。我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我想讓孩子看到:即使不完美,仍然努力活得精彩的自己。當父母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時,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身教,孩子才會有勇氣去面對這個世界。
【要不要繼續工作?】
就算不是媽媽,在工作上也有會遇到困境的時候。這時不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工作,而是要問:「必須要工作的理由是什麼?」可以安心花自己的錢、可以喘息轉換一下……思考自己想要透過工作獲得什麼?然後重新去檢視那些透過工作獲得的事物,再次堅定自己的初衷與信念。
【要如何保有自我?】
孩子的到來勢必會讓生活改變,工作與家庭兩頭燒是最磨人的,但母親的人生也不應該按下「暫停鍵」,而是「慢速鍵」。不需要為了工作無法盡全力而心虛,不需要對孩子感到愧疚,更不需要放棄自己的生活,調整好速度,明確訂定人生目標的優先順序後,調整自己的步伐,生活就能繼續前進。
【家庭和生活如何平衡?】
為了照顧家庭準時下班接孩子並沒有不對,在工作與家庭中取得平衡,職業媽媽才有動力一直繼續走下去。但上班認真上班,下班認真當媽媽,根本就辦不到,因為體力無法負荷。因此,我決定開啟「半調子模式」。在工作時,也會把下班後的生活考慮進去。不是在工作時把所有的精力都全部投入在工作上,而是會保留一些體力下班回家帶孩子……
作者從各個層面討探女性結婚生子後,所面臨的各種困境,如何成為母親?工作的意義?生活如何調整才能平衡?要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真心想做的事?這些都是作者在同時經歷全職媽媽與職業媽媽的困境,並與前輩們請教之後,讓她保有自我並繼續找尋生活熱情的方法。
當想法改變後,作為就會有所不同,不會再執著要不要辭職?生活一團亂怎麼辦?你可以愛孩子,也能保有自我;可以把孩子照顧得更好,自己的人生也能同時精采,愛自己時不會愧疚,陪孩子時加倍幸福。
當擁抱孩子的雙手,也能緊緊捉住自己的人生時,當「媽媽」便不再是一個壓力,而是一份禮物。成為母親之後,每一天的匆忙,每一步的艱難,不是讓自己消失,而是為了讓自己比以前更耀眼。
請相信,我們都走在更好的路上,
請相信,媽媽可以不只是媽媽!
暖心推薦
二花小姐
口罩男 最暖人夫
西喜 親子部落客
百變沛莉 美妝親子YouTuber
律師娘(林靜如) 知名作家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讀者大好評
「身為母親,在學著當媽媽的路上孤獨摸索,偶有生命被「媽媽」這個角色佔滿,卻也被侷限住的窒息感。作者說出所有現代媽媽的寂寞與心事,是所有想要保有自己,又想全心愛家的媽媽,會邊笑,邊流著眼淚,又頻頻點頭看完的一本書。」二花小姐
「好媽媽長得什麼樣子?誰有足夠的資格下定義?在社會期待下,一位女性成為母親後,常需要放棄全部的自己投入母職,如果不這麼做,就得疲憊奔波於家庭和工作間,甚至陷入「不是好媽媽」的糾結中。這本書不只是疲憊媽媽們的精神食糧,或許,爸爸們也該讀一讀。」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如果妳也跟我一樣,正在為了到底是要辭職還是要重返職場中而糾結,強力推薦這本書給妳!會幫助妳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我常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好媽媽?謝謝這本書教會我,讓我明白了其實媽媽不只是媽媽,謝謝!」
「讀了這本書後,讓我不再覺得重返職場是對不起孩子的決定,不再陷入自責,反而更能貼近自己的心,也更貼近孩子的心。」
「當媽之後,覺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整個重心都在孩子身上。謝謝這本書讓我有了重新找回自己的動力,不再只是為了媽媽這個角色而活!」
作者介紹
金雅緣
在成為母親之前,一直都過著標準模範生的人生。學生時期時,比任何人都要用功讀書;工作時,也比任何人都還要認真;生完後孩子後,仍拚命努力當一個「好媽媽」。然而某天,突然發現要當一個「好媽媽」,必須要先跳脫出所謂「好媽媽」的框架。唯有不再執著於「好媽媽」的標準,才能真正享受當媽媽的人生。因找到工作與育兒中的平衡點,目前樂在其中並努力充實屬於自己的人生。
大學畢業前就進到媒體新聞界工作,迄今已逾十四年。育有二子,一個七歲,一個五歲。目前是NAVER親子論壇的駐站部落客,以「有空就寫」為筆名,經常在論壇上發表文章,作品有:《我是職業媽媽》一書。
譯者簡介
鄭筱穎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畢業,曾譯有多部韓國影視作品。育有一雙兒女,目前為媽咪拜和媽媽經論壇駐站部落客。對文字創作充滿熱情,因而踏上譯者這條路。
目錄
成長的第一門功課:媽媽
媽媽從來就不是真的沒關係
孩子三歲前最好自己帶?
想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大人
不當完美媽,孩子更快樂
別當自責媽,而是負責任的母親
媽媽也有自己的人生
媽媽的成長筆記1
成長的第二門功課:工作
工作是為了養家餬口
找到工作的樂趣
莫忘工作的初衷
追求升遷不是工作的全部
如何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
享受工作中「無限遊戲」的樂趣
媽媽的成長筆記2
成長的第三門功課:自我
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答案永遠只在自己身上
將生活按下慢速鍵
不是先做緊急的事,而是重要的事
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
終究是「我」的人生
媽媽的成長筆記3
成長的第四門功課:平衡
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整合」模式
不只是追求平衡,要持續優化
給自己設定最低目標
媽媽們為什麼常常生病?
沒有時間運動?其實只是不想而已
睡飽精神才會好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與另一半共同追求平衡
媽媽的成長筆記4
成長的第五門功課:生活
生活越忙碌,要越簡單
管理「待辦事項」的要訣
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
只要盡力,就是完美
別浪費時間做無謂的擔心
對主管要求不再來者不拒
抓住時間的小偷
輕鬆比乾淨更重要
媽媽的成長筆記5
成長的第六門功課:心靈
退一步,看得更清楚
允許自己「一日三過」
「引爆點」來臨時,該如何面對?
當心情低落時
要貪心但不要心急
不要為家人犧牲自己
「行為」與「存在」
媽媽的成長筆記6
結語:為和我一樣的妳加油
序
成為母親之後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大概是老二剛滿一歲的時候吧!那時我正在休育嬰假,每天早上帶老大去幼稚園後,就會用背巾背老二到公園去。我喜歡坐在鞦韆上一面輕輕晃著一面哼著歌,孩子也總會在這時候沉沉睡去。我其實並不是刻意想哄孩子睡,只是坐在鞦韆上很自然地就哼起歌來。對我來說,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
那天,我一如既往地坐在鞦韆上哼著歌,手機突然傳來一封簡訊,內容寫著:「學姐,最近好嗎? 妳辦公桌都長滿灰塵啦! 不過,我已經幫妳打掃乾淨囉! 快回來吧! 想妳。」
傳這封簡訊給我的,是準備休產假時哭著送我到公司門口的學妹。她說她會幫我整理好桌面,等我回來上班。沒想到,她還真的特地拍了照片傳給我,照片裡的辦公桌比我在公司上班時都還要乾淨,看了不禁令人莞爾一笑。關掉手機後,我又坐在鞦韆上輕輕晃著,但心裡乎泛起了一些漣漪,原本嘴裡哼著的歌也不再唱了,腦海中不斷浮現手機裡學妹傳來的那張照片……
記得大學四年級下學期那年,還沒領到大學文憑,我就順利找到工作了。平日裡沉默寡言的父親,在得知我被公司錄取的消息後,高興地喝著酒微醺地說:「哈哈!總算等到這天了,換我們家女兒要上班賺錢養我了!」
而當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為了兒女辛苦付出的母親,也像是卸下心裡的一顆大石頭,笑著對我說:「以後要好好認真工作喔!」
而我也似乎隱約感受到了身為社會一分子的使命感,在那一年裡,連公司給的十五天特休假都沒休完,卯足了勁拼命認真工作。好不容易終於熬出了一些成果,工作表現也備受上司肯定,職場前途一片看好。
然而,在剛滿三十歲那年,我結婚了。翌年,我懷孕了。生完孩子後,我請了一段時間的育嬰假,但才復職不到半年,我又懷孕了。當主管聽到我又懷第二胎的消息時,臉色凝重地對我說:「看來妳是打算辭職不幹了是吧?」
其實我並沒有辭職的打算,但也還沒下定決心之後會回職場繼續工作。跟懷第一胎時的心情不一樣,懷第二胎時我心裡很明白,職業婦女一面工作一面帶孩子,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別人又會怎麼看我?這些我再清楚不過了。
過去我也曾是別人眼裡「優秀」的員工,但生完小孩後,身邊卻開始出現各種不同聲音:
「如果沒結婚表現會更好」、「工作態度不認真」、「可能不知道哪天就辭職回家帶小孩了」……甚至只是因為生完小孩後去上班,就被別人說這個媽媽「眼裡只有錢」。明明心裡愛孩子愛得要命,卻因為選擇當職業婦女,被懷疑不夠愛小孩。
面對工作與家庭兩頭燒,最累的並不是身體上的疲憊,而是渾渾噩噩地忙完了一整天下來,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何而忙,躺在床上一股莫名的空虛感襲來時,才最令人感到心力交瘁。
「我今天有把孩子顧好嗎?」
「我今天上班有認真嗎?」
就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無法自信滿滿地回答,似乎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每天都處在焦慮中,甚至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
於是生完老二後,我遞出了育嬰假申請。我想,最開心的人應該是我們家老大了。雖然他已經很適應幼稚園的生活,老師也對他照顧有加,但自從我請育嬰假開始自己帶他後,他每天從一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都笑嘻嘻的,好像很高興有媽媽陪在身邊。就連去公園遇到別的媽媽時,她們也都說:「小雄的個性本來就很開朗了,但最近感覺變得更活潑了,臉也比以前圓了呢!」
其實,我也一樣很開心,總算不用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庭蠟燭兩頭燒,也不必再被時間追著跑,對著明明還不會看時鐘的孩子大吼:「你知道現在幾點了嗎?」
能專心陪伴兩個孩子成長,讓我感到很幸福。但不知道為什麼,從那天之後我一直想起學妹傳來的那張照片。閉上眼睛,彷彿看見自己坐在辦公桌前認真工作的身影,心情甚是微妙。
「是因為帶孩子太累,所以想回去上班了嗎?」
似乎也不是。雖然有時會羨慕「偽單身」去上班的老公,但也心知肚明職場生活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很訝異自己居然會懷念起上班的日子。
曾經在媒體界很活躍的史蒂芬妮.史塔爾(Stephanie Staal),走入家庭生了孩子後,她成為了一名獨立記者。她曾在《偉大的女性》(Reading Women: How the Great Books of Feminism Changed My Life)這本書中描述女性結婚後,身上同時背負了妻子和母親的角色,為了扮演好這些角色卻失去了自我,不斷在無數個抉擇中徘徊掙扎。
著名小說家雷切爾.卡斯克(Rachel Cusk)也在《回憶錄》(A Life’s Work)裡說過這樣一段話:「成為母親之後,和孩子在一起時,『我』並不是真的『我』;但孩子不在身邊時,『我』卻也不是完整的『我』。(……)身為母親的我們,總會像這樣在內心反覆糾結,在過程中跌跌撞撞,終究學會活出自己的人生。」
我似乎也是如此。雖然很喜歡「媽媽」這個角色,但卻不喜歡自己當媽媽時的樣子;雖然懷念上班時的日子,卻不想回到還沒當媽前,整天只知道工作的生活;雖然想重返職場當職業婦女,卻不想日復一日地為工作忙碌奔波後,在夜深人靜時覺得空虛,很想把分裂的自己拼湊完整。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工作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對我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到底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於是,我回到原點,在心裡問自己這些問題。
重新思考媽媽這個角色和工作對我而言的意義,拋開所謂「好媽媽」、「成功人士」的世俗標準,回到內心,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究竟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媽媽?什麼樣的員工?什麼樣的自己?
精神分析學者──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在《到了四十歲,我還不知道我是誰?》(The Middle Passage)這本書中,曾談到了邁入中年後會有所謂的中年危機感。之所以會有中年危機感,並不是因為人生「步入黃昏期」,而是因為邁入中年後,那些一直以來深信不疑的「假象」(assumption)開始逐漸瓦解。
當我們為人母後,也一樣會對那些過去所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深信不疑的一切事物開始產生懷疑,會試著去尋找所謂的「標準答案」。從這點來看,女人成為母親的那一刻起,彷彿歷經了一次「中年危機」。唯有順利度過中年危機後,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下半場,身為母親的我們,也必須重新完整了「當媽之前的我」和「當媽之後的我」,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譜出人生新樂章。
市面上許多心靈成長書籍,都鼓勵大家訂定明確的人生目標,再針對目標排定優先順序,盡力去完成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人生目標。但成為母親後的我們,卻常常把那些夢想拋諸腦後。可即使是當了媽,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夢想。當妳設下明確的目標後,每一步路都會變得無比清晰;當妳訂定優先順序後,生活也不再庸碌渾噩。
一位職場後輩曾說過:「痛苦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如果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一切的辛苦就有意義。」
當目標明確了,即使再忙再累,也依然能樂在其中。
當朋友聽到我要寫一本關於媽媽的心理勵志書時,曾問我:「寫這種書,不是應該等到事業成功了再來寫,會比較有說服力嗎?」
我聽完後,反問他:「所謂的成功是什麼?」
至少對我而言,我很滿意現在的自己,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時,不再感到空虛落寞。「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生才會活得有意義。」原本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的我,現在也越來越能體會這句話的真實含意。
因為,我遇見最真實的自己,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想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大人
待在咖啡廳裡,即使不是刻意偷聽,也能隱約聽到隔壁桌聊天的內容。尤其是當隔壁桌坐了一群媽媽們時,我總會忍不住豎起耳朵,想聽聽看她們在聊些什麼。在她們聊天的內容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好像沒資格當媽媽。」
我似乎也是如此。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後,看孩子哭到睡著的臉龐,總會在心裡後悔著:「孩子還這麼小又不懂,我幹麼對他這麼兇……」
但當隔天還是一樣又忍不住對孩子發飆時,或是就連叫外送回來弄給孩子吃都覺得麻煩時,也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資格當媽媽?
我們家老大很黏我,雖然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黏媽媽,但他算是特別黏的那種。當他還很小的時候,每次趁他睡著還沒醒來,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去浴室洗澡,常常不到五分鐘,就會聽到門外傳來孩子的哭聲。
「等媽媽一下喔,媽媽快好了!」
結果往往都只能洗三分鐘戰鬥澡,不然就只好帶著他一起洗。遇到這種超級黏媽媽的跟屁蟲,幾乎做什麼事情都要黏在一起,我老公常虧我們倆根本就是「連體嬰」。
我剛回公司上班時,他的分離焦慮症更是到達一個極致。每天早上都哭哭啼啼地黏著我,哭著叫我不要去上班,好不容易幾乎是用「拔」的方式,把黏在身上的孩子拔下來,在轉身出門後又會在心裡自責:「我現在到底在幹麼啊我?」
某天,上班時在電梯遇到同樣也是職業媽媽的學姐,忍不住難過地向她吐苦水。
「學姐,我這樣的媽媽也算媽媽嗎?」
她問我發生什麼事了?聊完後,她淡定地對我說:「妳當然是媽媽啊!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努力做好妳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學姐的這句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孩子出生後,一直在想身為媽媽的我,到底能為孩子做什麼?總認為媽媽必須為孩子付出犧牲。因此,當自己因為上班無法陪在孩子身邊,也無法好好抱抱孩子時,心裡總會感到很內疚。但學姐的話卻提醒了我,媽媽除了「不斷給予」之外,同時也是孩子的「榜樣」。
前陣子,老大說他想學跆拳道。本來不大想讓他這麼早就去上才藝班,但孩子自己說想學,我想,應該就不算是「強迫學習」而是「自願學習」。再加上剛好夏天太熱也沒辦法去公園玩,想說讓他去學跆拳道放放電消耗一下體力也好。
於是帶著他一起去跆拳道館報名。當教練發跆拳道服後,跟他說:「下禮拜見!」時,他一副像是學了好幾個月跆拳道的人,馬上立正站好舉手敬禮說:「好!」在一旁的我,看了也忍不住噗哧笑了出來。
回到家後,他每天都在算日子,一直問我下禮拜是什麼時候?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去上課?心裡滿是期待。但等到真的到了「下禮拜」,他卻又突然跟我說他不去了,看來似乎還是對新環境有點恐懼。
老大面對陌生的新環境時,會顯得比較怕生。根據過往的經驗,這時候最好不要多說什麼,在旁邊靜靜觀察陪伴就好。他穿著跆拳道服在門口坐了好一會後,倏地站起來對我說:「媽媽,帶我去上跆拳道課吧!」
「怎麼突然想上了?」雖然很想知道原因,但又怕他改變心意,便趕快帶他出門,直到在路上時才問他。
「本來我覺得很無聊不大想上,但媽媽以前跟我說過,凡事都要試試看,試了才知道好不好玩。媽媽不是也說過,妳剛開始做新的工作時也會擔心害怕,但做了就覺得很有趣,所以我也想跟媽媽一樣試試看!」
幾個月前,因為手頭上接了一個新的專案,心裡很緊張不安,和孩子聊天時曾跟他分享我的心情,沒想到他居然還記得這件事。
對孩子而言,我除了是媽媽之外,也是他出生後第一個遇到的大人,是年紀大他很多的「人生前輩」。就像小時候我看到媽媽心裡會想:「我長大後也要跟媽媽一樣!」孩子也從我身上,窺見未來的自己。
作家奇馬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是奈及利亞作家,小說家,朋友曾寫信問她,要如何把自己的女兒教育成為一名女權主義者?她是這麼說的:「成為一位讓孩子敬佩的女權主義者吧!」
她之所以會這麼說,原因很簡單──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人一起幫忙照顧孩子。像是老大白天上幼稚園的老師和老二托嬰中心的保母;還有去公園玩時,其他小朋友的媽媽也會牽著他們的手陪他們一起玩溜滑梯;奶奶會帶他們去買東西……從小,他們會感受到許多來自不同人的愛。
但照顧孩子,跟作為孩子的榜樣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對孩子來說,他們第一個學習的對象是父母,在他們還無法分辨對錯時,就先從模仿父母開始學習。因此,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我希望在孩子眼裡,我是一個「還不錯的大人」。雖然很想讓孩子看到自己完美的一面,但也知道自己並不完美。不過,與其因為不完美而難過抱怨,我想讓孩子看到的是:即使不完美,仍然努力活得精彩的自己。
因此,阿迪奇才會建議父母要先想好希望讓孩子看到怎樣的自己?而且越早規劃越好,這是身為父母的第一項功課。當父母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時,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身教,孩子才會有勇氣去面對這個世界。
如果可以,我希望兩個孩子將來也能像我一樣,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體驗到這份既甜蜜又沉重的負擔。當他們把孩子抱在懷裡的那一刻,也會沉浸在這份難以言喻的幸福中,想為了孩子付出一切。希望到那個時候,他們也能明白要成為一位好父母,必須先活出自己;想讓孩子過得更幸福,就必須先讓自己幸福的道理。
因此,我希望自己不只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更希望能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更幸福。如此一來,當孩子說「我長大後也想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大人」時,我能夠毫不猶豫地對孩子說「好啊!那我們一起努力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7002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作者:暑往韓來 來源:樊登讀書(ID: readingclub_btfx) 關係面前,別低估規則。 熱播劇《安家》昨晚大結局,由演員孫儷飾演的房似錦,通過賣房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故事。 據孫儷採訪說,這部劇至少85%的故事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可見電視劇來源於生活,生活就是一部電視劇。 這部劇的熱播,也揭露了人生的3個真相。 01 利益面前,看到人性的真實。 奚美娟飾演的江奶奶,想要賣掉老洋房給老伴兒宋老師看病,但老洋房還有另外兩個主人,就是江奶奶的兩個外甥。 賣房需要三位產權人都簽字確認,但兩個外甥百般刁難,一會嫌錢少,一會要多分房款,一會要一次性得到房款。 江奶奶不斷妥協,願意吃虧,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賣掉房子。 直到宋老師去世,江奶奶傷心欲絕,立遺囑將房子捐給國家。 ... 千萬房產面前,兩個外甥無情冷漠、自私貪婪,絲毫不顧念是自己的小姨,讓那點親情蕩然無存。 東野圭吾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你以為是親人,人家當你是仇人;你以為自己吃點虧沒什麼,卻擋不住別人變本加厲;你以為受恩之人總會有感激,卻不料別人忘恩負義還反咬你一口。 在利益面前,最容易看到真實的人性。 表哥曾經給一個朋友投資,和他一起創業。 第一階段錢用完了,表哥繼續投了一筆,後來公司慢慢穩定下來,表哥便將業務全部交給朋友,他去經營自己的其他事情了。 朋友跟他說,公司放心交給他,有錢一起賺。 後來表哥買房子還差點錢,想到當時投資的錢,可以拿點回來。 可朋友一推再推,找各種理由,說公司沒有現錢了,全都用作固定資產了。 但表哥通過側面調查,發現並非如此,公司運營良好,資金周轉正常,而且朋友每年都自己拿分紅,卻從未和表哥提起。 表哥顧及朋友感情,又急著買房子,便與朋友商量只拿回自己的投資額,分紅之類的自己不要了。 沒想到朋友變臉了,不僅說沒有分紅,連投資額都砍半,說表哥投的錢已經虧損了。 表哥實在無奈,最後通過打官司才追回了自己的錢,而朋友也是徹底翻臉了。 因為一場交易,看清一個朋友。 利益當前,多少情誼經得住誘惑? 對表哥來說,及時認清所謂的朋友,及時止損,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利益面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過於依賴他人,不過分期待他人,善良有度,真心不錯付。 02 婚姻面前,別小看責任。 劇中「闞太太要求離婚」曾上過熱搜第一,作為家庭主婦,在發現老公一次又一次地出軌之後,闞太太終於爆發,要求離婚。 夫妻兩人曾經白手起家,一同打拚,一步一步從貧苦的日子轉變為現在的錦衣玉食,生了四個孩子,闞太太專心照顧家庭,照顧老人,讓闞先生毫無後顧之憂。 可生活舒適的闞先生開始尋求靈魂伴侶,背叛了家庭,闞太太起初選擇了原諒,可沒想到他一錯再錯,不知悔改,最終離婚收場。 ... 其實,每個人在選擇婚姻的同時,也就選擇了責任。 婚姻的好與壞,取決於夫妻雙方對責任的履行情況。 出軌、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家庭暴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缺少責任的婚姻,勢必會產生一些危機,影響幸福感。 飾演闞太太的胡可,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曾經為了讓老公沙溢的事業發展,甘心在家相夫教子。 直到有一期節目中她透露,自己想復出拍戲,沙溢心裡其實是擔心她累,但嘴上卻是讓她權衡,能專心照顧孩子。 面對一個在家裡從不做家務,連油瓶子都不扶的人,胡可委屈地哭了,丈夫不分擔就罷了,還不理解自己。 但從那之後,慢慢看到了沙溢的改變,他可以帶娃,可以為家裡分擔,可以讓胡可也安心工作,他們的婚姻也越來越幸福。 ... 婚姻面前,別小看責任。 責任意識淡了,婚姻就會出問題,靠責任維繫的婚姻,也將會更長久。 婚姻需要夫妻倆共同的經營,家庭不是靠丈夫或妻子一方的責任,而是需要彼此關照,相互扶持,共同維護的。 03 關係面前,別低估規則。 在這部劇中,想必最讓人氣憤的角色之一就是房似錦的媽媽潘貴雨了。 她生了房似錦,覺得養不起還打算扔井裡,幸虧被爺爺救起。 作為媽媽,她沒有給房似錦一點點愛,給她的只有責罵、打罰,卻在她長大之後,看她有能力賺錢,便一次次地找她要錢,甚至還追到店裡、租住的房子裡。 ... 為了爺爺,為了弟弟,房似錦都忍了。 直到她發現她給家裡的錢,潘貴雨並沒有拿去給爺爺看病,而是給自己兒子裝修,最後導致爺爺病死,她質問潘貴雨「你的臉在哪,你喪盡天良。」 事情發生後,房似錦決定與家裡斷絕關係,再也不會給家裡錢了。 即使是最親近的父母關係里,也沒有理所當然,不能因為血緣關係,就強制命令,為所欲為,家庭不和諧了,家裡的人也不會幸福了。 ... 成年人的世界裡,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對家人、對伴侶、對朋友、對同事,不管是哪一種關係,都不要低估規則。 好的規則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越來越順心,當你懂得感恩時,你也會開始「得恩」,當你尊重別人時,你才會得到他人的尊敬;當你懂得珍惜時,你才會擁有。 《巨人傳》里說:「人與人之間,最可痛心的事莫過於在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和友誼的地方,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 每一段關係都需要精心「設計」,每一段關係都需要好好維護,建立規則,就是讓關係更穩定,更牢固。 ▽ 人生有很多問題,是需要在自己的經歷下,不斷想明白的。 利益面前,看到人性的真實; 婚姻面前,別小看責任; 關係面前,別低估規則。 當你想明白的真相越多,你也會逐漸釋然,世間萬事,莫過於此。 過好這一生,只需無愧於心。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NNMGGK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968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北屯肌肉疼痛中醫推薦太平區頭部發麻改善中醫診所西屯心跳異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龍井呼吸困難治療中醫 大雅睡眠品質變差改善中醫診所 看診認真的中醫診所神岡味覺異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台中發燙感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中醫診所大里頻尿看什麼科 大里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治療效果不錯的中醫診所豐原不用安眠藥治療治療中醫 大雅常常心悸改善中醫診所 當地人都推薦的中醫診所
留言列表